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这些毒菇识别误区要注意!|全球热议
进入雨季后,各类野生蘑菇繁殖旺盛,误食野生毒蘑菇的情况时有发生。专家指出,目前民间一些说法如“颜色鲜
进入雨季后,各类野生蘑菇繁殖旺盛,误食野生毒蘑菇的情况时有发生。专家指出,目前民间一些说法如“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其实是毒蘑菇的识别误区,最好办法是不要轻易采摘与尝试不认识的蘑菇。
【资料图】
识别毒蘑菇存在误区
据介绍,人们在识别蘑菇是否有毒上常常存在几种误区。首先,不少人认为鲜艳的蘑菇才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不能简单根据颜色与形状区分蘑菇是否有毒。
其次,有人说长在阴暗、潮湿地方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但白毒伞等一些有毒种类就是生长在干净整洁的松林中,因此不能简单依据这些条件来判断。
在一些人看来,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然而,有一些毒蘑菇具有高级“伪装术”,如亚稀褶黑菇表面光滑,没有鳞片和黏液,菌杆上也没有菌托和菌环,一旦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
此外,很多人坚信,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理由是虫子吃毒蘑菇都没有死。实际上许多剧毒的蘑菇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有一些对蚊虫、果蝇无害的蘑菇,对人却有致命伤害。
民间还流传着将蘑菇和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一起煮,可致银器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专家指出,这个鉴别方式毫无科学依据。大蒜并不能起到解毒作用,银器等也不会在与毒蘑菇同煮时变色。
进食蘑菇若不适要及早就医
万一不慎进食毒蘑菇该怎么办?据介绍,由于毒蘑菇种类不同,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症状非常复杂多变。毒蘑菇中毒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抽搐、痉挛、昏迷,甚至出现幻觉、溶血症状和肝脏损伤等严重症状,死亡率极高。
如果误食了毒蘑菇,应该立即用指头或筷子压舌根催吐,然后口服温开水反复催吐2~3次,直至吐不出食物残渣为止。催吐的同时可联络急救中心,或在催吐后将患者送医,不要因为症状较轻或症状没有恶化就不去医院。另外,还应保留食用过的毒蘑菇,以便确定中毒原因,告诉医生可能是毒蘑菇中毒,便于针对性治疗。
医生提醒,如果进食蘑菇后感觉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越早治疗,越可以及早地控制病情,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由于肝脏损害型中毒发病过程可分为潜伏期、肠胃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和恢复期,此类患者往往进入假愈期后会忽视治疗使病情反复,需坚持治疗方能尽早痊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图/视觉中国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
进入雨季后,各类野生蘑菇繁殖旺盛,误食野生毒蘑菇的情况时有发生。专家指出,目前民间一些说法如“颜色鲜
音频解说1、茂陵阳信家青铜器,1981年陕西省兴平县西汉武帝茂陵1号无名冢1号从葬坑出土的青铜器。这批青铜
欢迎观看本篇文章,小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怎么下载刺激战场国际服苹果平板,苹果ios刺激战场国际服ios
5月10日下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松江举行。
杭州恒隆广场将是内地和香港首个使用固碳混凝土实心砖的商业发展项目。
5月10日消息,近日,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深化合作协议,共同发布无人驾
App5月10日消息,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55 71亿元。中国平安、中国石化、中信证券分别获净买入6 07亿元、3
为全国长江流域禁捕智能管控提供“上海方案”。
1、羽绒服上如果有油渍,应该马上用水将沾有油污的地方打湿,然后再挤出一些洗洁精涂在衣服上,用软毛刷子
当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渐成潮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关键生
开幕式现场5月7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省电化教育馆承办的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1+1直播课”活动
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消息称,台中捷运(地铁)10日发生重大意外。中捷丰乐公园站外一建筑商正在施工时,吊车钢
1、通过以下信息可知 贵阳市2013年中考统招生配额生录取分数线来源:金黔在线2013-7-14 金黔在线讯 昨
5月10日盘中消息13点20分奋达科技002681触及跌停板目前价格455下跌1008其所属行业消费电子目前上涨领涨股为
海报新闻见习记者王钰舒广州报道5月8日,网友在某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自己在5月7日晚搭乘地铁后,“一夜醒来
1、新型二维材料自2004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探寻其他新型二维晶体材料一直是二维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2、正
闭眼上本科?新高考各省本科率出炉,最高66 82%!,高考,本科,招生,理科,文科,提前批,高校,志愿
公开执法!凯盛融英被查细节曝光,外交部回应近期,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会同相关部门,对国内咨询行业龙头企业
1、中国人,请拾起你的尊严! 人即使再穷在不能丢掉尊严, 因为穷人最值钱的除了生命就是尊严,
在上个月的小米春季发布会中,除了小米13Ultra的亮相,也带来了小米手环8,作为手环系列产品的第8代产品,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医院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